“警惕非法融资”主题班会

发布时间:2020-05-30 09:26:58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生化工程系 浏览次数:

“警惕非法融资”主题班会

时间:2018年10月10日

地点:实验楼207室

人员:生化工程系全体学生

内容:

16级辅导员(吴悦):今天,我系召开班会的重点是“警惕非法融资”的案例分析,由学生会主席李佳俊和大家分享。

学生会主席(李佳俊):

近年来,形式花样不断翻新的非法集资案件时有发生。同学们要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警惕贷款、非法融资和非法集资的陷阱,谨防上当受骗!

案例一:

海南:两男子以高息为饵非法吸收存款约10多亿元

    案情简介

    “海南恒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是一起涉及广东、河南、河北、黑龙江、江苏等省,涉案金额10亿多元的特大非法集资案件,也是海南省侦办的最大一起非法集资案件。犯罪嫌疑人谭某、贾某利用在海南注册的房地产公司,以投资海南房地产项目名义,通过河南、江苏、河北等地的中介投资公司,以支付10-25%的中介手续费和被集资群众5%-6%的高息为诱饵,向当地不特定群众进行非法集资,受害群众上万人。2011年12月28日,海南省公安厅经侦总队依法对该案立案侦查。2016年4月11日,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该案做出终审判决。

    作案手段

    谭某、贾某以海南恒宇公司或海南恒宇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开发建设海南省房地产项目的名义,通过外地投资公司及个人以承诺回报每月5%-6%的高额利息的形式,在河南、河北、江苏、湖南、山东等地向社会公众非法吸收资金。

    为躲避集资参与人的追讨及公安机关的抓捕,谭某、贾某分别支付报酬让他人为其各伪造了一张虚假身份证。

    案件查处

    2012年2月25日和2012年10月24日,公安机关分别抓获犯罪嫌疑人谭某和贾某,冻结涉案资金1亿多元,查封了52242.32平方米土地。2016年4月11日,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判决谭某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伪造身份证件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十万元;贾某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伪造身份证件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九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40万元。

    案件警示

    理性面对高利诱惑。非法集资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其之所以能够滋长蔓延,主要原因一是不法企业以高额回报诱骗群众参与,二是群众对非法集资性质认识不足、投机暴富心态作祟。面对高利诱惑,社会公众要摆正心态,理性分析,摒弃从众心理。本案参与集资人员达上万人,不少人参与集资的原因是看到其他人参与并且获得了高额利润,于是纷纷加入,甚至借钱参与。盲目的从众心理,往往付出惨重的代价。

    案例二:以“做花”为名搞非法集资百余人被骗

    案情简介

    犯罪嫌疑人吴某自2012年9月份至2014年8月份,以“做花”(以每月返高额利息为由吸储)的方式,在陵水县新村镇地区进行非法集资活动,以高额利率回报为诱惑,向新村镇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先后向毛某、郭某、陈某等59名不特定人员吸纳资金共计人民币200多万元,而后又将吸纳来的部分资金转投资给周某、郭某、林某、梁某等“花头”,从中赚取更多的利率。另一部分资金吴某则用于平时的生活开销、购买彩票、支付家人医疗费用等,由于周某、郭某、林某、梁某等“花头”相继携款跑路了,造成犯罪嫌疑人吴某的资金链断裂,致使吴某后期无力偿还被害人本金利息。

    作案手段

    以高额回报诱骗投资人。吴某所谓的“做花”,分为暗花和明花。暗花是2.3万元一份,他们交2.3万给吴某后,吴某会返还1000元,一个月返还3次共3000元,10个月返还本金和利息3万元。明花则每一份750元至850元不等,每隔10天交钱给吴某,交完30期后,吴某就以1期1000元返还本金和利息。

    案件查处

    2015年4月27日,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此案。2015年9月18日侦查终结后,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陵水县人民法院以吴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五年四个月,罚金10万元。

    案件警示

    非法集资是违法行为,社会公众一定要提高警惕,“快速致富”、“高回报、零风险”极有可能是“请君入瓮”的投资陷阱。

    1.要切实增强风险意识,提高分辨能力,谨慎选择投资渠道,切莫贪图高利参与非法集资活动。只要能够识别非法集资犯罪的一些手法和形式,拒绝高利诱惑,非法集资犯罪活动的空间和存在的土壤势必会大幅缩减。

2.投资过程中,要分析是否有代理人参与其中,综合考量行为人承诺的高额回报是否合理。要清醒地意识到超高利投资回报分配不可能维持太久,更要考察其吸收资金的行为是否符合金融管理法规,不要被其耀眼的招牌、诱人的项目所迷惑。

总结: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同学们要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不论做什么工作都要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成功是没有捷径的,同时要意志坚定,不要被一时的利益所迷惑。

吉林省白城市白平公路50-34号 P.C:137000 Copyright © 2008-3

联系电话:招生0436-3506062 0436-3360279 就业0436-3360089 学院办公室0436-3361319

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