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7-01 15:47:08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一、选择题
1.人类最初的道德以什么样的形式表现出来( )
A.法律 B.风俗习惯 C.长老权威 D.个人意志
2.道德的本质是( )
A.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B.在法律上的反映
C.全体人民的意愿 D.统治阶级的意志
3.道德的主要功能是( )
A.导向功能 B.沟通功能 C.辩护功能 D.认识与调节功能
4.道德能( )
A.促进社会的发展 B.阻碍社会的发展
C.辨证地看待 D.不起作用
5.道德的发展是( )
A.直线上升 B.直线下降
C.曲折发展 D.平直前进
6.“见利思义”体现的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 )
A.推崇“仁爱”的思想 B.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意识
C.恪守诚信 D.不断完善自己
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体现的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 )
A. 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意识 B.恪守诚信
C.谦敬礼让 D.推崇“仁爱”的思想
8.下列体现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内容的是( )
A.见利忘义 B.己所不欲,施于人
C.自矜自是 D.吾日三省吾身
9.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应( )
A.全盘肯定 B.全盘否定 C.辩证看待 D.无所谓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道德( )
A.相互矛盾 B.相互促进 C.两不相干 D.无所谓
1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
A.集体主义 B.人民当家作主 C.精神文明建设 D.为人民服务
12.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是( )
A.辩证统一 B.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
C.相互矛盾 D.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13.下列选项中,符合社会主义道德基本规范的是( )
A.人人为我 B.投机取巧,不劳而获
C.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D.爱国守法,明礼诚信
14.珍惜他人劳动成果是个人良好道德品质基本范畴中( )
A.勤学敬业的体现 B.诚实守信的体现
C.勤俭节约的体现 D.勇于奉献的体现
15.《荀子·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段话在道德修养方面对我们的启示是( )
A.勤勤恳恳从小事做起 B.明哲保身
C.要做善事 D.坚持“慎独”的原则
二、简答题
1.简述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2.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简述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三、名词解释
道德:
四、论述题:
怎么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
第四章 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D 4、C 5、C 6、 B 7、D 8、D 9、C 10、B
11、D 12、A 13、D 14、C 15、A
二、简答题
1、道德的功能与作用是:道德的主要功能:第一、认识功能,第二、调节功能。其它功能,如: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等。道德的主要作用:第一、道德对经济基础有能动作用。第二、道德对其他意识形态有重大影响。第三、道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力量。第四、道德能够维护社会稳定。第五、道德具有教育作用。第六、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道德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既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也能够阻碍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要取高尚的道德。
2、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是:第一、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国家、民族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第二、“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第三、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第四、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第五、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第六、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3、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三、名词解释:
道德:道德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四、论述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