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2018年吉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教学能力比赛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8-07-15 14:17:30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各市(州)、长白山管委会教育局、梅河口市、公主岭市教育局,各高等职业院校:

       根据教育部职成司“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方案(征求意见稿)”有关精神,经研究,我省将举办2018年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大赛,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比赛时间、地点

        比赛时间:2018年8月26日,8月25日下午报到。

       报到及比赛地点: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二、比赛项目

       (一)教学设计

        1.中等职业教育组

        设公共基础课程一组(数学、物理、化学)、公共基础课程二组(计算机应用基础)、专业课程一组(资源环境类)、专业课程二组(轻纺食品类)、专业课程三组(休闲保健类、体育与健身类)、专业课程四组(教育类、司法服务类)等6个组别。

         2.高等职业教育组

设公共基础课程组(大学语文)、专业课程一组(农林牧渔大类)、专业课程二组(交通运输大类)、专业课程三组(电子信息大类)、专业课程四组(财经商贸大类)、专业课程五组(旅游大类、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等6个组别。

        (二)课堂教学

        1.中等职业教育组

        设公共基础课程组(除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应用基础以外的其他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一组(农林牧渔类、能源与新能源类、土木水利类、石油化工类)、专业课程二组(加工制造类、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三组(信息技术类、医药卫生类)、专业课程四组(财经商贸类、旅游服务类、文化艺术类、公共管理与服务类)等5个组别。

        2.高等职业教育组

设公共基础课程组(除大学语文以外的其他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一组(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土木建筑大类、水利大类)、专业课程二组(装备制造大类、轻工纺织大类)、专业课程三组(生物与化工大类、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医药卫生大类)、专业课程四组(文化艺术大类、新闻传播大类、教育与体育大类、公安与司法大类)等5个组别。

        三、比赛要求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根据职业院校学生认知特点,全面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职业道德、科学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等。适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生态,建设满足项目式、模块化教学需要的教学团队,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为核心,促进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展现师德高尚、技艺精湛的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风采。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二)教学设计赛项

重点考察教师针对一个教学任务或教学单元完成教学设计的能力。落实教学标准,对接职业标准(规范),基于准确的学情分析和人才培养需要选取教学内容,科学确定教学目标,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合理运用技术、方法和资源等组织、实施教学,完成教学任务,进行教学考核与评价,做出教学反思与诊改。所选教学内容须符合参赛组别要求,教学设计已应用于实际教学。

       (三)课堂教学赛项

重点考察教师针对一个教学任务或一个知识点(技能点)实施课堂教学,达成教学目标的能力。依据教学设计实施教学,注重教学的实效性,突出教学重难点,选择恰当的组织形式和教学资源,拓展教学时空;实现师生、生生的全面良性互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关注教与学全过程的信息采集,并根据反映出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所选的教学内容应独立、完整,符合参赛组别要求。

        四、比赛方法

       比赛按抽签顺序对参赛作品视频和相关材料进行评审和答辩,参赛教师团队回答评委现场提出的问题并阐述个人观点,确定比赛成绩。答辩时间不超过10分钟,换场3分钟。

       五、参赛对象

      职业院校在职教师。

       六、参赛资料要求

       1.教学设计赛项提交不超过10分钟的视频,由主讲人讲解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效果等(不加片头片尾);课堂教学赛项提交35-45分钟的视频,须用单机方式全程连续录制主讲人教学实况(视频清晰反映师生教学情况,不允许另行剪辑,不加片头片尾、字幕注解等)。

       2.参赛选手需提交教学设计解说稿(课堂教学不需要)、教案以及本课程授课计划表、学校本专业实施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文档资料规范、完整、简朴、实用,不过度包装、装帧,以PDF格式提交。

       3.参赛材料及其文件名、现场答疑和展示资料等,均不得出现参赛教师的任何信息。禁止参赛教师在答辩过程中介绍市(州)、学校和个人情况,故意透露相关信息的,取消其参赛资格。

       4.参赛内容应依据教育部印发的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或课程教学大纲等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有关要求选取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应与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有关内容相对应。

        5.参赛作品所涉及的专业须是本校在教育部备案并实际开设的专业,以虚假内容参赛的,取消其参赛资格以及所在参赛队团体奖评奖资格。

       七、报名方式与要求

       1.中职组以市(州)为单位组织代表队参赛,高职组以学校为单位组织代表队参赛(报名表见附件1,名额分配表见附件2)。

      2.往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获奖的作品不得参赛。

      3. 各赛项均可以个人(在职教师)或教学团队(同一院校在职教师)的名义报名;以教学团队名义报名的,成员不超过3人,主讲人为第一完成人;同一院校在同一赛项的同一组别中限报1个,每位教师限报1项比赛。2016年以来的国赛一等奖作品第一完成人不得作为主讲人参赛。

        4.参赛教师可选用比赛组委会免费提供的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职业学校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库等相关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和实际教学,相关资源可从比赛教学资源支持平台(智慧职教www.icve.com.cn、爱课程网www.icourses.cn)获取,或登录比赛官方网站有关链接。

      5.参赛作品应为原创,资料引用应注明出处。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责任由参赛者承担。

      6.各代表队报送的各项比赛参赛作品应注意平衡关系,即:各学科、专业报送数量大体相当。

       八、奖项设置

      本次比赛奖项设一二三等奖,一等奖占参赛总数的15%,二等奖占参赛总数的25%,三等奖占参赛总数的40%。

       九、其他

       1.本次赛事由吉林省教育厅主办,省教育学院承办。请各地职成(科)处根据大赛报名资格要求,做好参赛选手的资格审查工作。中职组报名表由所在地区报送,高职组报名表以学校为单位报送。报名表于8月5日前发邮件报送大赛组委会,参赛资料(包括视频、说课稿、教案以及本课程授课计划表、学校本专业实施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于8月13日前以压缩包形式(注明学校、参赛大类、专业类别、姓名)发邮件交至大赛组委会,逾期视为自动放弃。报到时提交报名表、个人身份证复印件、工作证复印件。上述材料不全者,不予受理。

        2.联系方式

      报名及比赛相关事宜联系人:

      苏李,电话:0431-81170509,18686675000,

      E-mail:4514570@qq.com

     承办方(报道地点咨询及住宿事项)联系人:

     袁健男,电话:15044133636。

 

附件:

1.2018年全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报名表

2.2018年全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参赛名额分配表

3.2018年全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参赛视频制作要求

 

 

 

吉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委会

                                                                                                                                                      2018年7月13日

 

吉林省白城市白平公路50-34号 P.C:137000 Copyright © 2008-3

联系电话:招生0436-3506062 0436-3360279 就业0436-3360089 学院办公室0436-3361319

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