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05 21:27:08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课程名称:舞蹈
授课班级:22级学前教育专业(高职)
任课教师:杨璐
(一)课程建设
《舞蹈》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形体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多方面的舞蹈表现形式、舞蹈知识,锻炼出优美的体型、体态和气质,并且从绚丽多彩的舞蹈作品中了解社会、认识生活,具备一定舞蹈基础及舞蹈欣赏水平。
(二)课程的思政元素和设计思路
《舞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型的人才,在舞蹈练习中,对身形的认识,陶冶学生思想情操,训练和培养学生具有较全面、基础的舞蹈基本能力、基本技术,以及民族舞、幼儿舞的基础知识、韵律、舞蹈中的音乐感和艺术表现力及欣赏力。同时自觉实践幼儿教师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建立一定的职业责任感和职业品格。
(三)主要方法
1.快慢结合,激发活力。手势舞是当今大火的一种舞蹈。尤其深受幼儿园小朋友们的喜爱。根据节奏韵律,为学生们讲授四个手势舞:第一个手势舞属于节奏感超强的类型,使学生在强烈的节奏感下舞动起来;第二个手势舞属于卡点类型,使学生熟悉节奏感的强度,同时锻炼动作的力量感;第三个手势舞属于柔和类型,使学生在慢节拍的手势舞中体会到美感,因此投入到其中;第四个手势舞属于积极向上的,使学生在这个手势舞中抒发充满活力的情感,同时也让学生们在生 活中和学习中多一份鼓励和美好。
2.挖掘内涵,快乐教学。藏族舞蹈是藏族民族舞蹈的总括名称。藏族舞蹈文化源远流长并与汉族舞蹈文化相互交流,也与周边民族和国家的舞蹈文化相互影响,形成了具特色的中国西藏高原地区的藏族文化。较常见的藏族舞蹈有弦子、锅庄、踢踏等。进行藏族舞赏析时,主要培养学生的舞蹈基础技能,增强学生对舞蹈的感受。让学生了解藏族舞蹈的美,讲解每个基本动作的重要作用及创编灵感。训练学生们肢体动作的协调性,音乐节奏的准确性。通过讲授法,示范法、表演……发挥学生在学的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主动参与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感受学习藏族舞蹈的愉悦心情。
3.因材施教,增强自信。中职学生绝大多数学习能力弱,学习兴趣低,自信心不,传统舞蹈课,是他们最害怕的一门学科。只有积极尝试教学改革,因材施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蒙族舞蹈是随着音乐而呈现出极强的节奏感,让人不由自主投入,刚劲柔和,体现了蒙古人民英勇不失柔情得性格特点。蒙古族桌舞恰巧把蒙族人热情奔放,性格豪爽充分展示了出来。学生们通过学习蒙族桌舞表现出灵活的动态,快乐的心情,极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们自信,这种成就感让课堂上的他们闪闪发光。
作为学前教育系的青年教师杨璐,扎实的基本功,生动的示范,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不得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