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7-01 16:29:27 作者:李晓侠 来源:基础教研部 浏览次数:
幸福是什么?这是一个人从生到死都在追求的东西,也是一个人的生命价值所在。可现实生活中,往往有很多人找不到他们想要的幸福。这里,我从读了《活着》这本书后的一点儿感悟中,谈谈我对幸福的理解吧!
余华在书的自序中说:“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后,在他生前和葬礼前,无人有权说他幸福。”我很喜欢这本书,读过之后,掩卷沉思,我们所经历的拿一点苦和痛与书中的主人公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其实人就是这样,如果他没有体会到真正的痛苦,他会天真地认为自己所面临的是天大的困难,所以便忧愁困惑,一筹莫展。余华的《活着》通过一个极其悲苦的人生故事启示我们:一个人无论身处怎样的悲苦,都应该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
活着,是大自然赋予我们最基本的权力,而这简单的两个字却充满了对生命的渴望和对幸福的追求。但往往现实却给了我们太多的苦难,无聊和平庸,而我们只能一点一点的去忍受,去担负起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在一次次的披荆斩棘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那朵幸福之花。
主人公福贵,一个蕴含“福禄”和“高贵”之意的名字,而他的人生却远没有像这个名字一样顺遂。年轻时家境虽好,却因为赌输光了家产,气死了父亲。被国民党抓去当兵,幸好活了下来。回到农村,已经物是人非,母亲病死,女儿因高烧聋了。这只是福贵厄运的开始。接着儿子有庆给县长大人献血而死。几年后,老伴也走了,女婿二喜因一次意外而撑死,最后只剩下福贵一个人。一个迟暮之年的老人,经历了如此多的生死离别,却依然坚强的活着。
这种人生的戏剧性变化,告诉我们好好地活着才是老百姓真正的“福贵”。同时也警醒我们,珍惜眼前、活在当下。
福贵的一生除了苦难还是苦难,但我相信任何人都会被他这种坚强所打动,从而更加坚强的面对自己的人生。
幸福只是内心对生命流逝的一种感受,这种感觉不在于它的长短。只要我们不去刻意感受“幸福”是否已经存在己身,珍惜“当下”的生活就已经获得了幸福。是否幸福,不在于你所处的环境,不在于你拥有什么,而在于你内心感受到了什么。做事遵循于本心,幸福就可以很简单,幸福的内心才是成就我们幸福人生的主体。
现在很多人一直在忙,一直在往前赶,以为在前方某个终点会获得幸福,却一直不曾追求到我们希翼中的幸福。
其实生活本就是一个过程,如果没有一点波澜,就像音准相同的音乐,乏味难听。如果只是匆匆忙忙地追求幸福,而忘却了生命中的点点滴滴,那未必是一种幸福,追求的人们,适当慢下脚步,欣赏沿途的每一处风景和每一个经过的人,也许会收获不一样的东西,这可能就是幸福对你馈赠。
生活中不缺少幸福,只是缺少感知幸福的心灵。就让我们放飞心灵,感悟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