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29 19:57:45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一、学校概况
1、学校名称:白城职业技术学院
2、设立时间: 学前教育专业:2000年7月(大专)
小学教育专业:1999年7月(大专)
3、办学层次: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高职院校
4、人才培养情况。
(1)学前教育专业
2000年开始招收初中起点五年制专科学生(2012——2015年承办吉林省幼儿教师“国培计划”项目,培训幼儿教师近千人,其中“吉林省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置换脱产培训项目”于2013、2014连续两年获得教育部组织参训学员网络匿名评估第一名的好成绩。);2016年开始招收高中起点三年制专科学生,并与长春师范学院联合办学。2005——2017共13届毕业生。
据统计,白城松原两地的一线幼儿教师有57%为我院毕业生。近五年,毕业生有50余人考取幼儿教师事业编岗位,还有少数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创办幼儿园等。学生就业率连年达到95%以上。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优良率达90%以上。
(2)小学教育专业
1999年开始招收初中起点五年制专科学生,于2008年始招收高中起点三年制专科学生。2004——2017共14届毕业生。
在“吉林省大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 中屡创佳绩:2003年第8届——2011年第12届连续5届比赛中,均获得“师范类乙组团体总分第二名”;在2013年第13届比赛中,获“师范类乙组团体总分第三名”。
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且就业质量高。近五年,毕业生有60余人考取小学特岗教师,近20人考取事业编,20余人专升本,近10人考取公务员或被录用为村官。这样的成绩,完全可以和本科师范院校的毕业生相媲美。
二、师范类教育专业设置
1、学前教育专业设置情况
初中起点三年制中职;
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
初中起点3+2大专;
高中起点三年制大专。
2、小学教育专业设置情况
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
高中起点三年制大专。
三、师资队伍概况
学前教育专业
1、专任教师情况:学前教育专业共有专职教师34人,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较为合理。
2、专任教师职称结构:教授2人,副教授13人,讲师14人,助理讲师5人。
3、专任教师学历结构:研究生9人,本科24人,专科1人。
4、兼职教师结构:目前尚未达到要求结构标准
王伟:白城实验幼儿园,副高;
马丽娜:白城市第二幼儿园,副高;
刘志红:白城市第三幼儿园,副高;
雷丽:白城第六幼儿园,副高。
(二)小学教育专业
1、专任教师情况:目前,小学教育专业共有专职教师28人,教师的年龄结构不够合理,老中年教师比例偏高,青年教师比例严重不足。
2、专任教师职称结构:副教授18人,高级讲师9人,讲师19人,助理讲师1人。
3、专任教师学历结构。研究生6人,本科21人,专科1人。
4、基础教育兼职教师结构:目前尚未达到要求结构标准
赵淑萍:明仁小学、校长、小教高;
郑 丽:文化小学副校长、小教高;
赵桂芹:实验小学副校长、小教高。
1、教育教学机构
师范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学校设有专门的学生党团组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各专业系部和教学班也设有相对应的学生党团支部、学生自治联合会、学生社团组织等。此外,学校还在宿舍、食堂等学生生活服务部门中设有相应的教育管理组织。总之,教育机构合理完善,教育成果丰硕喜人。
教学工作方面,学校设有教学与学术委员会、教务处、系部教学管理机构、学生学习自我管理机构等。同时,结合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特别设立了师范生三笔字(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训练管理机构,普通话水平训练、测试管理机构,教师资格证考试教与学专家指导机构。
2、教师专业发展机构
学校设有师范生职业与生涯规划指导委员会:针对师范生实习实训与能力发展、教师职业道德与礼仪规范、教师职业理想与自我发展愿景、师范生职业与生涯规划等进行专业指导。
3、教育质量监督机构
学校设有教学与学术委员会、教务处领导的教学过程与质量检查管理办公室、教育教学督导处及各系部下设的二级督导机构、学生教师教学评议机构等。
五、合作交流情况
(一)学前教育专业
与白城师范学院、长春师范大学联合办学,采取中高职“3+2”的模式完成中专、大专课程的学习。
与白城师范学院、白城市第一职业高中开展各种互访互学联谊活动,促进我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教学发展。
(暂无)
3、实习实训基地基本情况
校内拥有专业教学场所百余间:钢琴教室80个,电子钢琴教室1个,电子琴教室1个,舞蹈教室4个,美术教室3个,声乐教室3个,视唱教室1个,多媒体教室2个,综合舞台1个,幼儿园模拟教室1个。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备的学生实习实训体系。
校外实习基地十余处:白城市实验幼儿园,白城市第一幼儿园,白城市红黄蓝幼儿园等。
(二)小学教育专业
1.校际合作交流
我院与白城师范学院实行小学教育专业“3+2”中高职衔接联合办学。主要招收具有初中学历或同等文化学历学生,在我院完成3年中职教育后,通过考试成绩合格者升入白城师范学院再接受2年的高职教育,毕业取得白城师范学院颁发的小学教育专业专科毕业证书。
2.校地合作交流
(暂无)
3.实习实训基地基本情况
校内拥有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心理实验室、微格教室、多媒体教室、舞蹈教室、琴房、一体化教室等专业实验室,实验开出率较高。学生的教师专业技能日益提高。
校外实习基地十余处:白城文化小学、白城海明小学、白城瑞光小学、白城明仁小学、白城长庆小学等。
六、问题与薄弱环节
结合二级认证标准,只将自查中认为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事项列出,自查合格事项略。)
1、目标内涵虽明确清晰,但部分师范生与部分脱离教学一线的管理人员在理解和认同上还有差距。
2、目标评价的频率较低、周期较长,修订往往存在不及时的现象,评价时利益相关方参与不足。
(二)毕业要求
1、学生的教育情怀方面还有欠缺,主要表现是部分学生的从教意愿不强烈,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度不高。其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本人的、家庭的、学校的,更多是社会的。
2、学生在教学和育人工作方面尚存能力欠缺问题,部分学生有教育实习位置后移现象——即把应该在读书实习阶段提高的素质能力后移至工作的前一两年,缺乏“即战即胜”能力。
3、自我认识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薄弱,这是当代青年学生的通病。
(三)课程与教学
1、课程结构不尽合理、与国家的标准还有差距,主要表现是通识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权重不够。
2、课程评价方面,还没有完成从百分制向学分制的过渡。
(四)、合作与实践
1、协同育人存在问题,学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基层学校(幼儿园、小学)“三位一体”中的基层学校部分的功效还不显著。
2、实践基地建设有待加强,与每20个实习生不少于1个实习基地的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
3、“双导师”制度薄弱,基层幼儿园、小学教师中的优秀导师选配和指导力量不强。
(五)师资队伍
1、按二级标准要求,教师结构不够合理。幼儿园、小学一线教师兼职任课缺口很大。
2、专任教师实践经验缺乏,从事幼儿园、小学教育教学经历一年以上的较少。
3、持续发展要求中的主校与幼儿园、小学“协同教研”“双向互聘”“岗位互换”机制尚无探索。
(六)支持条件
1、生均经费保障还不达标。
2、实验实训基地、生均教育类纸质图书还不达标。特别是教育类纸质图书距离生均30册的标准还有一定差距。
(七)质量保证
1、外部评价机制不够健全,幼儿园、小学等利益相关方的评价反馈太少。
2、对校外评价收集不多,所以评价的综合分析不够,为质量保证持续改进助力的动力不足。
(八)学生发展
1、生源质量呈逐年下降势头,师范教育对优秀学苗的吸引力不足。
2、师范生成长指导与服务体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学生考取教师资格证的比例尚低,与标准要求差距甚大。
七、整改措施
(一)培养目标
1、在各学科教学中注入培养目标内涵思想,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组织周期性的针对特殊群体的关于师范教育目标内涵问题专题讲座,解决理解和认知问题。
2、组建含利益相关方(教育行政部门、幼儿园、小学)参加的专职师范教育目标评价委员会(同下文(七)1条款);
建立健全目标评价体系及目标修订机制。
(二)毕业要求
1、建立由多元要素(学校、家庭、社会、政府等)构成的师范生教育情怀激发诱导机制。
2、适当增加师范生教育见习、实习、研习的课时量;
制订:“师范生参加与教师指导见习实习研习考核评价方案”。
3、加大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活动力度,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能力、自信心和自我调解能力;
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学生业余活动、学生社会活动和大学生校际交往活动,以提高大学生的沟通与交往能力。
(三)课程与教学
1、按照国家的师范院校课程设置标准重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确保通识课程、选修课程的比重达标;
2、研究制定新的课程评价、教师教学评价与学生学业评价指标体系,尽早采用学分制评价方式。
(四)合作与实践
1、成立师范教育专业协同育人组织管理委员会;
开展与幼儿园、小学等利益相关方的共育共享活动;
培育幼儿园、小学等利益相关方的协同育人独立评价机制。
2、进一步巩固已有的师范生实践基地;
新开辟一批能满足学生实践要求的新基地;
制定师范生实践基地选用、退出及管理细则;
为实践基地(幼儿园、小学)开展教师在岗培训工作。
3、制订师范生校外(幼儿园、小学)导师选聘及管理办法;
争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政策支持,制定校外导师业务能力提高培训计划。
(五)师资队伍
1、积极争取实践基地学校(幼儿园、小学)的配合,选择幼儿园、小学一线优秀教师来校兼课;
积极寻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政策支持,协助稳定兼课教师队伍。
2、制订师范专业专任教师基层学校(幼儿园、小学)任教与管理办法。
3、积极探索并开展学校与幼儿园、小学的“协同教研”“双向互聘”“岗位互换”工作;
寻求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支持。
(六)
1、按教育部要求保障生均13%的教学日常运行支出;
2、办学经费向师范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图书资料选配等方面倾斜。
(七)质量保证
1、组建由利益相关方(教育行政部门、幼儿园、小学等)构成的师范教育质量评价委员会(同上文(一)2条款);
建立健全师范生教育质量外部评价制度。
2、组建由校内教学管理、督导、教研等多部门组成的评价机构,收集、分析、研究校外评价结果,为师范教育的持续改进提供充足动力。
(八)学生发展
1、加强自身管理,提高办学质量,吸引优秀学苗入学。
2、整合学校已有的各种力量,在现有的基础上培训提高,促成全方位的师范生指导与服务新体系。
3、组建师范生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学与学习指导专家组。
八、认证规划
认证规划路线图
步骤 |
时间 |
内容措施 |
组织实施 |
第一步
|
2018年 |
依问题清单给出的整改措施建立健全各种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2018年末形成完备的组织与制度体系。 |
学院领导班子 |
第二步 |
2019年 |
校内调整培养方案、课程结构、评价体系;补充完善实验实训设备设施,图书资料等工作。 校外落实到位实践基地,双向导师、兼课教师,校外评价等工作。 |
学校认证工作委员会 |
第三步 |
2020年 |
全面铺开师范专业二级认证标准落地实践工作,加强过程管理与实效评估,年末获取第一轮全面数据资料。 |
学校认证工作委员会 |
第四步 |
2021年 |
在第一轮数据资料基础上提出自查自改报告,并开始第二轮全面实践工作,2021年末进行第二轮自我总结与评价。 |
学校认证工作委员会 |
第五步 |
2022年 |
1、申请评估:建立在第四步自评结果达到国家二级认证标准,则申请评估(不达标转入2) |
学院领导班子 |
2、第三轮全面实践与自查自改工作。 |
学校认证工作委员会 |
||
第六步 |
2023年 |
1、申请评估:建立在第五步2自评结果达到国家二级认证标准的基础上(不达标转入2) |
学院领导班子 |
2、第四轮全面实践与自查自改工作。 |
学校认证工作委员会 |
白城职业技术学院
2018年4月3日